3月16日晚,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組織全院團支書及2018級本科4班團支部線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學院專職輔導員李珣、侯夢旭,選留輔導員劉展宏、高琰參加會議。會議由團委書記張舒主持。
2018級本科4班團支書胡朝元介紹總書記此次回信背景。1月26日起,北大先后派出了400多人的最強陣容醫療隊支援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其中34名“90后”黨員近日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在抗疫一線搶救生命的情況,表達了繼續發揮黨員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的決心。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斗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
線上學習回信原文
張舒鼓勵大家認真學習回信原文,體會回信精神,并分享了自己的三點體會:一是“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給予了北大援鄂醫療隊“90后”黨員極大的鼓勵,作為黨的后備軍的廣大團員同學,也要更加積極以更昂揚的斗志用實際行動展示我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采;二是“永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廣大青年團員要拿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團員”的精神,切實把國家和人民的需求當做自己的戰場,把人民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在不懈的為人民服務中成就自我價值;三是“務必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全體團員要依托學院黨校和團校等平臺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并將所學理論落實到行動上,融入到實踐中,杜絕眼高手低,勤學多用,增長才干。
隨后,輔導員依次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李珣說:“馳援湖北的4萬多名醫護人員中,有很多都是‘90后’,也有部分是‘95后’‘00后’,總書記的回信是對北大援鄂醫療隊‘90后’黨員的鼓勵,更飽含了對全體青年的勉勵和期待,青年怎么樣,中國的未來就是怎么樣,大家要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堪當大任的新青年,讓自己的青春有力量、夠風采。”
侯夢旭說:“在疫情防控時期,廣大青年朋友沖鋒在先,不畏艱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精神,回答者歷史交于當代青年的特殊答卷。在雷神山、火神山,在方艙醫院,在交通站點,在社區,在村莊,處處有青年奉獻身影,時時能體會到拼搏努力。書記的回信,與北大青年學子是榮譽,是激勵,是強心劑和指南針。我們一定繼續發揚這份‘好樣的、堪當大任的’精神,不懈努力,直至取得防疫戰爭的勝利!”
劉展宏說:“一個強大興盛的國家,必須依靠優秀的年青人建功立業,他們身上有著光輝的品格和情懷;一個生生不息的民族,必須依靠朝氣蓬勃的青年人奮斗,他們身上流淌著積極向上、敢于擔當的血液。在本次的肺炎疫情中,廣大青年黨員沖在一線,用行動譜寫了青春的亮麗華章。”
高琰說:“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老師同學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他們是北大人的榜樣。北大人向社會展示出青年人的蓬勃朝氣,踐行著青年人的擔當,堅定團結在黨的領導下,把理想筑立在中華大地,把本領奉獻給祖國人民。讓我們向榜樣看齊,牢記總書記囑托,不辜負人民的期待,學好本領,追逐遠大志向,永葆初心,永續奮斗。”
2017級研究生、兼職輔導員鮮東帆分享了自己的本次參與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經歷。面對疫情,他時刻準備著沖向一線,在實踐中踐行“90后”的擔當與使命。他說:“我們在校不僅要打牢知識基礎,更要凝聚精神力量,要以援鄂醫療隊‘90后’青年醫護人員為榜樣,不負習主席的殷切囑托,做敢擔當、勇奮斗的青年。”
部分線上會議參與人員
接著,同學們暢談感想,交流學習總書記回信原文的心得體會。
2018級本科生張希文說:“在這樣一個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能夠看到每一個人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是這次總書記回信的奮戰在一線的醫療工作者,也是在社區默默做著志愿服務的黨員志愿者,也是遵守法律法規防止疫情傳播擴散的你和我。我相信在黨中央的有力指揮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2018級本科生杜駿豪說:“總書記在回信中表達了對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工作的認可,贊揚奮斗在各條戰線的當代中國青年是堪當大任的。這封信的背后,是總書記對北大青年乃至于全中國青年給予的期望,我們應不負總書記期待,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加強責任意識,勇于擔當。”
2019級本科4班團支書孫海達說:“總書記強調了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領、擔當精神決定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身為北京大學學子的我們,正應該學習這種擔當精神,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2018級本科3班團支書安皓昀說:“讀了習總書記的回信后,我感受到了習總書記對青年人的期待與器重,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中華崛起之責任與民族復興之使命越發清晰。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正是我們書寫的青春之歌;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正是我們綻放的絢麗之花。”
2016級本科1班團支書張明帥說:“面對疫情,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人員們舍小家為大家,堅守著初心與使命,毅然奔赴疫情重災區,其中,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更是我們青年人的代表和榜樣,他們奮戰在一線,為生命而戰,為祖國而戰。無論哪個時代的青年,都要擔當責任和使命,作為化學學院的學生,雖然我不能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貢獻力量,但我們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水平,努力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擔起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責任。”
2019級研究生團支部書記楊可心說:“看到總書記的回信,我十分感動。這段時間以來,疫情正讓我國的治理能力面臨一次大考,在這場大考中,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我們作為青年一代,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更能夠切身的體會到我們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脈相連之情。曾經的非典時期,我們‘90后’還是一群孩子,是需要被保護的群體,無數白衣戰士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前線奮不顧身;17年后的今天,我們‘90后’已經長大成人,現在,應當換我們來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盡己所能,讓青春的汗水拋灑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勇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部分參會人員合影
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曾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此次回信,更加體現了總書記對青年的肯定與期待。學院將繼續推進回信原文學習,引領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任,在新時代揮灑青春汗水、收獲奮斗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