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18日下午,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采用線上講座的方式開展了本學年思政實踐理論課第一講,邀請到馬克思主義學院程美東教授給大家講授《大歷史視野下的新中國七十年》,學院輔導員李珣、侯夢旭、高琰等130余名師生共同參加了本次講座。講座由學院團委書記張舒主持。
張舒在開場時表示,思政實踐是青年學子增進對社會了解、提高服務意識、弄清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關系的一條重要途徑,希望大家在走進祖國的田野之前,通過理論課程,建立看待與思考社會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掌握分析與判斷的方法,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開展。
程美東從三個大歷史的角度審視了新中國70年的歷史發展:一是從后發現代化國家建國70年的角度考察新中國70年的成就;二是從中國歷史上重要王朝建立70年的角度考察新中國70年的發展;三是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發展的角度審視新中國70年的社會主義實踐。他說,新中國70年的發展是社會主義道路在落后國家成功發展的典型,它豐富了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使得社會主義制度大放異彩,提升了人們對社會主義活力的認識。
他認為,獨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對于國家社會現代化發展起著決定性的推動作用。沒有國家的獨立,既不可能獲得本國現代化發展所必需的安全的外部環境,也無法形成強大的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所需的公共國家權力,自然無法走上現代化道路。實現民族國家獨立,按照現代化的原則和思路重新組建民族統一的國家,是所有現代國家從落后走向發達的必由之路。
程美東指出,新中國70年成功發展的事實對于世界的意義就是為人類美好的追求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及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最后,他強調,新中國70年的發展是社會主義道路在落后國家成功發展的典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興旺、領先于世界的發展速度,更是表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這一成功,給那些正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增添了無盡的信心和力量。
實踐出真知。思想政治實踐課程是北京大學思政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全面落實學校思政實踐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的要求,建設了一批包括革命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革前沿地區、科技創新發展企業等在內的思政實踐教育基地。本次思政實踐理論課,旨在讓同學們回顧歷史、了解現實,幫助同學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發展,為后續社會實踐打下理論基礎。同時,鼓舞同學們在未來用所學知識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