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青年學子放眼社會、檢驗真知,觸摸祖國發展的歷史脈搏,2020年暑期,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順利推進思政實踐課程建設。在前期廣泛動員及理論課教學的基礎上,7月26日-29日,學院黨委書記馬玉國帶隊,學院團委書記張舒,輔導員李珣、侯夢旭、高琰參與,5名2019級本科生班主任及高年級研究生黨員組成助教團,組織選課同學前往山東省煙臺市開展思政實踐活動。本次思政實踐課程設置“創新發展,引領時代”“綠色發展,功在千秋”“產業應用,造福人民”“改革機遇,破浪揚帆”“篳路藍縷,民族振興”五個調研主題,以實踐團為基本調研團隊建制,下分多支調研小組,引導同學深入認識社會、研究社會。
理論引領,思政貫穿始終
為幫助同學在走進祖國田野之前建立正確看待與思考問題的角度、思維,掌握問題分析與判斷方法,更好地用理論指導實踐,化學學院于6月18日和6月24日分別邀請到馬克思主義學院程美東教授和汪越老師為大家講授思政實踐理論課。程美東以《大歷史視野下的新中國七十年》為主題分析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發展,并強調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及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汪越以《疫情防控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為主題講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從被質疑到在疫情防控中彰顯獨特優勢的巨大轉變,并具體分析了其優勢所在。兩門理論課程著眼中國社會現狀,講清了問題、解答了疑惑,為同學們開展社會實踐提供了充分的理論指導。
程美東教授講授思政實踐課程理論課
7月24日,學院召開了線上思政實踐行前助教培訓會,就本次思政實踐的實施背景和主要目標進行了解讀,對五個實踐主題分別進行了講解。同時充分強調了助教在思政實踐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鼓勵助教在實踐過程中時刻融入思政元素,通過多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7月26日實踐團抵達煙臺后,召開了線下動員會與工作部署會,學院黨委書記馬玉國強調了思政實踐的重要性,并鼓勵同學在實踐中理解、踐行總書記回信精神,展現北大學子的精神風貌。通過多次動員、講解,讓同學們深刻意識到思政實踐課程的重要意義,為實踐順利、有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召開助教培訓會
產學互動,了解學科應用
為了讓低年級本科生更加深入了解化學學科的產業應用、強化專業認同感,化學學院與萬華化學集團達成協議,共建思政實踐教育基地。萬華化學集團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核心競爭力,是對口、適合化學專業同學學習、實踐的平臺。在實踐過程中,同學們參觀煙臺工業園中的萬華展館,了解到化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多樣應用;參觀仿真實訓中心,學習了大型化工企業是如何重視安全生產,平日做實驗又應當怎樣貫徹安全理念;參觀機電儀培訓中心,領略企業在設備維護、供配電系統、電氣自動化系統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戰略;參觀磁山實驗室,感受企業在研發過程中的真實場景……通過參觀參訪與現場介紹,同學們對當前化工企業發展現狀、產學研一體化有了更直觀且深刻的了解。
基地揭牌儀式
馬玉國致辭
7月27日下午,思政實踐課程助教團中的5名研究生分別就自己研究的課題進行了專題報告,并與在座的科研專家做了深入交流。同學們交流課題主題多樣,內容豐富,涵蓋了鈣鈦礦半導體發光材料研究、高質量石墨烯的制備與應用、生物質催化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金屬氫介導的烯烴分子間氫官能團化反應及聚合反應探索、水楊醛亞胺烯烴聚合反應催化劑等,一方面展現了北大化院學子的良好科研狀態,另一方面也有機會與化工企業研究人員探討學術研究與化工生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在場的本科生同學也通過此次交流機會,加深了對學科與產業之間聯系的理解。
助教分享
座談交流,領悟國企擔當
7月27日,在思政實踐基地揭牌儀式上,萬華化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介紹了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煙臺考察時,到萬華煙臺工業園聽取企業基本情況介紹、察看核心產品展示的情景。總書記當時十分高興地說:“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你們既定的目標奮勇直前。”聽到這里,同學們更加體會到“改革是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的內涵,也感受到了中國企業做大、做強的必勝信念。此外,同學們還對在萬華化學集團工作的校友進行了采訪,了解了在國企中工作的真實狀態,在心中埋下了不懈努力的種子。
廖增太介紹企業基本情況
校友訪談
在參觀參訪與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了解了萬華化學集團的發展歷史,從一開始想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穿上一雙皮鞋的樸素理想,到40余年后成功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國有企業艱辛創業、自主創新、改革發展的成功之道“穿自己的鞋,走中國的路”,萬華化學集團是眾多國企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了解萬華化學集團的改革歷程,也是同學們對中國波瀾壯闊4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的一次深刻學習。通過座談,同學們更加理解了國企“為黨奮斗、為國分憂、為民服務”的價值追求,理解了人才與科技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堅定了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的信心與決心。
實踐團在萬華化學集團合影
愛國教育,傳承膠東精神
煙臺是膠東紅色革命歷史的重要發生地,7月28日上午,學院黨委書記馬玉國帶領實踐團同學前往煙臺山、膠東革命紀念館參觀參訪,學習膠東地區的革命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煙臺山,同學們參觀了近代外國領事館群、烽火臺和抗日英雄紀念碑等處,從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縮影中學習、感悟煙臺至膠東廣大人民忠烈保國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振興華夏的志向。在膠東革命紀念館,同學們通過大量珍貴歷史圖片,看到了20世紀初膠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繼、奮勇前進的光輝歷程,更強烈地感受到了膠東革命風雨歷程的艱辛與偉大,體會到了老一輩勇于開拓、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
參觀膠東革命紀念館
偉大的膠東人民鑄就了如今的燦爛成果,城市在科學的規劃與建設下,日益走向新興。7月28日下午,同學們到煙臺開發區城市展示中心進行交流學習,通過聆聽講解,觀看圖文、沙盤和數字影院,了解當代城市建設與發展。一張張不同年代的對比圖讓同學們更加意識到,正是由于國家政治地位的穩固、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家才能安居樂業,追求更加健康、更加便捷的生活。這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是需要每一位年輕人投身其中不斷建設、發展的。
參觀城市展示中心
習近平總書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講:“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實踐出真知;都要嚴謹務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苦干實干。”思政實踐課程,就是要帶領更多的同學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將自己所學與社會所需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成為有用的人。本次實踐中,民族工業的愛國情懷,膠東人民不屈不撓、銳意進取的奮斗精神,讓同學們看到了愛國的鮮亮底色和自強的民族氣節。萬華化學的奮斗歷程,也是民族企業參與國家建設、造福人民群眾的一個縮影,更是廣大化學人應引為標桿的一個帶頭榜樣,激勵化學學子承擔起化學人的時代使命,搏擊與時代的潮頭。“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思政實踐這門“金課”,將會繼續引領更多新時代青年學子向前、向上、向陽成長。